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_206

也就只有楚王这样兵权在握的人,才能用这样简单粗暴的方法,但是效果真的意外的好。

考虑到遭遇最大损失的是乡下种地的百姓,再有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又要开始春耕,再加上许多百姓去年都种了一季的红薯,家中或多或少还有些余粮,县衙再给一部分基本上就够他们支撑到明年第一季红薯收获。

赈灾标准为,乡下百姓一个成年人给一百二十斤粮食补助,未成丁的孩童每人六十斤。县城百姓一个成年人八十斤粮食,小孩四十斤,同时鼓励粮店开张,以市场价的价格卖给百姓粮食。

剩余的粮食,优先赈济家庭真的揭不开锅的百姓。

赵疏桐打算由县衙出面收留因为这次暴动中变成孤儿的孩子,给他们一个平安长大的地方。

事情商量完已经月上三天。

赵疏桐从钦差大人的房间出来,有些明白做一个掌权者的不容易,在这样的制度下,掌权者既要保护好人,也要保护坏人。见多了种种的阴暗后,还能不硬起心肠的,是少数。

儒家讲天将降大任于斯人,必将先百般磨砺与他,其实是有一定道理的。

“桐叔,你让我叫过来的那个叫赵秋声的孩子,说他弟弟一个人在家中不放心吵着要回家,你快去看看吧。”赵疏桐一回来就被赵贵给拦住了。

“天这么晚了,那孩子还没有回去吗。我和大人们商议事情忘了时间,他吃过饭了没有。”

“吃过了,粥饭这些不好带回去的东西,他都吃了,烧饼和馒头留给在家中的弟弟了。”

“是个有心的好孩子,我这就去看他。”

赵秋声见到赵疏桐,眼睛里盛满了愤怒。这么晚了这个县令大人才回来,他没能按时回家,织哥儿在家不定怎么担心他呢。

“县令大人。”赵秋声不情愿地和赵疏桐打招呼。

“你叫什么名字。”

“赵秋声。”

“我也姓赵,说不得咱们几百年前还是本家。”

“我家老祖宗出身山西。”

“你念过书,有功名吗。”

“读过几年,还没有来得及考功名。”

“父母还在吗,为什么去抢粮食,你这样的小身板既抢不过那些大人,也打不过带着武器的士兵。”

“命都要没有了,还怕这些做什么。”

“那你弟弟呢,你死了,他一个小孩子要怎么活下去。”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