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5章 尴尬卖冬笋,留下好印象

1988年,腊月二十二,星期天,晴

唐建军起得比其他人晚一点,起来后走到堂屋西北角。

那里通向厨房,在通道边上放着一个木制洗脸架,架子上放着一个瓷盆,装着热水,冒出的热气把镶嵌在架子上的镜子糊出一层雾蒙蒙。

唐建军拿起架子横杆上一块棕色的毛巾打湿后随意抹了把脸,端着印着红喜字的白色搪瓷缸子去后檐刷了个牙。

回来就着老妈和媳妇做的泡菜吃了两碗红薯稀饭。

唐妈妈和媳妇做泡菜是一绝,不管是藠头,萝卜,缸豆,辣椒,生姜或者大蒜,都泡得脆生生金黄金黄的,隔老远就能闻到一股自然的特殊清香。

吃过饭看墙上的挂钟已经8点半了,唐建军跟家人说了一声出去卖冬笋,就挑着昨天挖的冬笋顺着荔枝树边上的小路往山下走。

昨天和堂弟约好在山脚小溪边汇合。

唐建军家在东山的半山腰,唐建设家在西山的半山腰,两山之间从高到低是一层层的坡土中间夹着梯田,延续到山脚后就是一片宽约百米长约3里地的平坦水田。

这是村里最好的肥地,每年秋天谷子黄了,一片金灿灿看不到尽头,是村民们百看不厌的风景。

田右边还有一条近1米宽1米多深的小溪,溪水终年不息,潺潺流动,给溪边的住户带来了太多欢乐和回忆。

他们上街有两条路走,一是下山顺着小溪走三四里地到河边坐船,另一条是上山顺着山梁走20多里地山路。

今天唐建军和唐建设都负重,虽然是两个大小伙子,可平时都没咋干过重活儿,兄弟俩准备去河边坐船。

唐建军从荔枝树边上的小路往山下走差不多500米后和堂弟在小溪边汇合,一路说说笑笑的往河边赶。

堂弟背篓里还装了三个油亮亮的竹筒,说是卖了冬笋后打点酱油醋,还给他爸打两斤烧酒。

哥儿俩到了河边双鱼渡口,停着一艘12人座的机动船,船上已经坐着7个人。

船头两边放着大家带的东西,有装着萝卜青菜的箩筐,有装着木炭的背篓,还有两空着的手挎竹筐,大家坐在舱里有说有笑。

哥两挨着大家的货物把东西放下,一人给船老大3毛船费,原本从从双鱼渡口到赤城头桥渡口只要2毛钱,可兄弟两要去天化,所以多给1毛船费,给钱后哥两找了两空位置坐下,等着人齐开船。

听着机动船嗵嗵嗵的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